今天看到一個有趣的案例,話說翠彤與阿偉拍拖已有兩年了,但在半年前,阿偉開始感到與翠彤性格不合,因此向翠彤提出分手,翠彤完全沒有心理準備,頓時感到非常失望及失落。

分手後翠彤繼續打電話給阿偉,要求復合。最初阿偉還願意聽翠彤的來電,他多次向她解釋沒有復合的可能,但翠彤仍不心息,繼續每天都打一次電話給阿偉,每次與阿偉通電話後,縱然分手的事實不能改變,不過事後總是感到內心比較舒暢。

翠彤沒有可信任的朋友可以傾訴自己失戀的痛苦,也不敢向父母透露自己內心的失落,更不知道可以找專業輔導幫助,一切都憋在心中很是辛苦。由於過去翠彤習慣地將內心的痛苦向阿偉傾訴,雖然現在知道自己與阿偉已分了手,但是內心痛苦的感覺一湧現,很自然就想找阿偉傾訴,只要阿偉肯聽電話,她就透過電話把難受的感覺說出來,在過程中嚎啕大哭。放下電話筒後,她內心的焦慮就好像減輕或暫時消失,心情也感到舒暢。

經過最初幾次的嘗試,翠彤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一種對付焦慮的反應,那就是當焦慮的感覺一出現,便會不由自主地拿起電話打給阿偉。最初她一天只打一次,到了後來,每天打電話的次數愈來愈多,就算明知阿偉很多時已不接她的電話,她一樣照打,一天最多可以打十多二十次。漸漸地,她對自己的行為開始感到擔憂及懊悔,不過她就是不能控制自己。當她愈想擺脫這種行為,反而她發現自己更有衝動要去打電話給阿偉。

阿偉感到不勝其煩,警告翠彤不要再打電話給他,他很討厭她來電騷擾,甚至用粗口辱罵翠彤,只是翠彤還是控制不了自己打電話的衝動。

最後,阿偉便報警要求警方協助,警方找到翠彤並檢控翠彤犯了滋擾罪,上到法庭,被判守行為一年。

由於阿偉報案,警方在未找到翠彤時先找到翠彤的父母。判案後,他們感到翠彤需要心理輔導的幫助,所以帶她去見心理治療師。

經過心理治療師了解後,認為翠彤患了「強迫性」行為,於是通過認知療法配合鬆弛訓練,翠彤的「強迫性」行為也漸漸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