妄想症

1. 妄想症是甚麼?
妄想症是一種重性精神病,病者持續出現單一或者一系列妄想。妄想其實是一個精神病病徵,患者的腦海裡存在著一錯誤但又牢不可破的信念,縱使在觀的反證條件和證據下亦不能改變他/她們們的想法。值得注意的是: 精神科醫生必須患者的文化、成長、教育及宗教背景作出小心周詳的考慮。事實上,一些與文化、成長、教育或宗教有關的超價值觀念很容易與妄想混淆,因此必須由精神科醫生作出診斷。
妄想症的流行率較精神分裂症低,男女比例相若而女性稍高於男生,發病年齡平均四十歲左右。


2. 妄想症有甚麼類別呢?
i. 被逼害型
ii. 自大型
iii. 疑病型
iv. 嫉妒型
v. 訴訟型
vi. 關連型
vii. 愛戀型


3. 妄想症的成因是甚麼?
妄想症的成因很複雜,但先天和遺傳因素並不明顯。
在生理角度來看,病人的情感腦和基底節可能存在缺陷。最重要的病因是在社交和心理發展方面的障礙,如童年時受到虐待、不能與人建立互信關係、病態性的成長和照顧方式等。其他誘因包括耳聾、眼瞎、移民、被孤立隔離、多疑猜忌的性格和因年老而出現的機能退化等。


4. 妄想症的進程如何?
如果缺乏適當治療,患者的妄想極有可能持續一生。妄想症的治療成效雖然較精神分裂症和情緒病略差,但也有50%病人可以痊癒或病情得到改善。
妄想症的患者會面對一定程度的社交和心理功能倒退,但通常較精神分裂症患者輕微。可惜的是,病人往往因為缺乏病識感而耽誤甚至拒絕就醫,以致令病情惡化。
 

5. 妄想症有甚麼治療方法?
1) 藥物治療
抗精神病藥可以舒緩甚至消除病人的妄想; 也可以減輕焦慮、暴躁和失眠症狀。由於不少患者對藥物抱懷疑態度,他們也可能對藥物的副作用相當敏感,因此醫生所使用劑量必須非常謹慎地從低開始,以緩慢的進程增加,以免病人對醫生產生敵意。
一般妄想症患者都不大願意接受治療,醫生與病人的關係變成治療過程的關鍵。若醫生能成功取得病人信任而維持一個良好的相互關係,病人對服藥的抗拒便能減低,縱然不相信自己有病也不會拒絕服藥。
2) 心理治療
通常心理治療必須配合藥物治療,否則效用不大。醫生會避免與病人爭拗或激辯妄想的內容,但在適當時機便會將現實情況反映出來。
對一些屢醫無效的患者,醫生會盡量幫助病人在妄想下生活得愜意一點,使他們可以與妄想「和平共存」。醫生亦會嘗試明白病人內心的屈辱、無助和羞恥感,從而疏導他們心中的鬱結情緒。與此同時,醫生會教導病人學習一些正面的危機處理方法,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