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珮瑜醫生是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,具備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、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﹙精神科﹚的資歷。現時私人執業,對兒童心理治療學具有豐富臨床經驗與硏究。
療「瑜」診室
個案討論(一)
姓名﹕美美(別名)
家庭背景:中二女生,和父母、一個哥哥一起居住。
父母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願意照顧兒女,屬小康之家。
成長背景﹕家中哥哥較美美年長數年,性格樂天,不拘小節,讀書成績平平。
美美自小學開始,對自己的學業成績要求相當高,能力也能達到好的成效,
是品學兼優 的好學生。
父母對她抱有期望,他們發現女兒自幼開始對做事情頗堅持,例如:作文的功
課寫好了,發覺有點兒不理想,也會重作一次。反而,父母傾向鼓勵美美要
輕鬆面對學業。
性格方面:自小做事仔細、執著、要求高。不善與人相處,對學業成績容易斤斤計較,
著緊分數的高低。美美主動要求報讀不同科目的補習班,埋首學業成績的拼
搏。
精神健康方面:升中後,入讀精英班,壓力指數上升,出現適應上的問題。
父母發現美美脾氣變得暴躁、激動、易哭、睡眠質素轉差。
同時,美美經常會搣手指、頭髮,甚至頭皮都弄禿了一塊。
身體的毛病如胃部不適、想嘔、上學時頭痛、經常手部出汗等。
體重明顯下降,身體不適的徵狀逐漸增多。
人際關係方面:與同學相處並不理想,對別人的言行較為敏感,對事斤斤計較,
不懂與別人分工合作。
與家人相處尚可,對時間運用較為緊張,不願與家人出外用膳,情願留家
温習。
對自己而言,因為要求高,不懂善待自己。身體疲倦想休息,會自覺偷
懶;如果選擇休息,因而影響學業成績,便會認為是咎由自取。
診斷﹕急性焦慮症
如何幫助美美克服焦慮症帶來的不適與恢復健康-
認識焦慮症:向美美解釋焦慮症的形成,自她升中開學不久,由於壓力增加,影響身體、
情緒出現各種的徵兆, 如﹕手掌冒汗、胃部不適、想嘔、脾氣暴躁、激
動、易哭等, 都是焦慮症的表徵。藉著藥物的治療、心理輔導與行為治療,
加上家人的關心與支持,都能幫助美美的身體、情緒狀況得到改善。
處理壓力:鼓勵美美重新計劃日常的作息時間表,學習平衡的生活模式。
如﹕i) 改善時間表的編排,加入課餘閒暇的活動,減少「密麻麻」的補習班。
ii) 增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,一起享受出外用膳的樂趣,
從父母與哥哥身上學習面對困難的方法,分享喜與憂。
iii) 發展個人興趣,鼓勵美美重拾畫畫的樂趣。從安靜中畫畫的過程,
她感到心情開朗、愉快。
認知行動療法:教導美美懂得欣賞自己的努力,明白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
只要盡上本份,分數並不是絕對的標準。生活上的觀念改變,
持續學習帶來更新的行為模式。
改變生活模式:讓美美明白學習有時,休息有時,生活作息有秩序與規律,自然會提升各
樣事情的效率。
家人的支持:肯定父母與哥哥的關愛對美美是重要的。父母對子女合適的期望,
讓家裡可以坦誠溝通,合力解決困難。
進展﹕經過半年的跟進,美美的焦慮症的徵狀得以紓緩,藥物的劑量穩定下來。情緒變得
開朗,學習上得到老師與同學的幫助,漸漸走上軌道。家庭關係融洽,一家人都
更懂得關心與接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