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洛依德的一位学生 Hay Stack. Sullivan 在硏究孩童的人际与人格发展后,他认为孩童的人格发展与人际关系发展有密切关系。孩童最早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是父母.,但是当孩童到了七至八岁便会转向朋辈和同侪之间寻求认同、支持和情感上的慰藉。孩童视父母所给予的爱是理所当然,然而透过朋辈互动过程中,他慢慢领会到要得到朋辈的支持、认同与尊重,自己是要有所付出,并且与自己的情绪及社交技巧有密切关系。

儿童时期的交友状况会深深影响个人一生的自尊及人际关系。孩童时期如果不被同学或朋辈接纳,没有朋友便会做成心理上的欠缺和失落。纵然他的事业有成,内心仍会有缺憾。因此他认为协助孩童交朋友是一件重要的事,相信很多父母可能意会到这是重要的事,可是往往不知如何著手。于是他们只好袖手旁观,任由孩子自己去发展。不过,心理学家说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需要,他们会根据这些不同年龄的内心需要去结交朋友。如果父母对此有所认知,便可以顺序采取相应适当的态度与方法,从旁协助孩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。

第一阶段︰三至七岁的自我中心时期
这个时期的孩童,常把与他一起活动的同伴作为朋友,他们善于采取主动,可是想法却是以自我为中心,不善于回应他人的提议,认定朋友与他们的想法是相同的。
这个时期,父母应让他们以兴趣相同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,例如:一起看卡通片、玩电脑或做运动,通过互动去分享经验,从而为以后孩子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第二阶段︰四至九岁的需求时期
这个时期的孩童会找可以满足自己特定需要的同侪作朋友,因为他们仍是以自我为中心,但是他们也开始明白「互惠」的重要性。不过,孩童还是比较著重自己眼前的需要为主,这个时期的情况,他们多数不易同时拥有一个以上的朋友。
当孩子开始喜欢与其他小朋友共处时,父母应该通过日常活动,强化朋友在孩子心中的价值,父母可以与孩子谈谈自己的朋友及相处之道,以及朋友对他们的重要性,也可以带孩子参加父母与朋友之间的聚会,这样他们自然会明白友谊的义意及重要性,从而学习到珍惜友谊的宝贵。

第三阶段︰六至十二岁的互惠时期
这个时期的交友的特色是公平与互惠,例如︰互赠生日礼物,互相分享食物,互相邀请对方到家中作客。因为这时期的孩童,强调互惠,所以他们的交友圈子都是一对对的同性小伙伴。在这阶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维系长久友谊所经历的悲与喜,父母可以提供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经验作为参考,并且让孩子自行决定如何处理负面的情绪及经验。当然,如果孩子这时在交友方面屡有失败,父母可以从旁协助安排一些交友的活动。

第四阶段︰九至十二岁的亲密时期
这个时期的孩子准备好建立亲密的友谊,开始比较不注重朋友外在的行为表现,而较多专注对方的内心世界。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类所有关系的基础,在进入青春期之前,若孩子仍无法与他人发展亲密的友谊,以后可能永远无法了解亲密关系的真谛。
当孩子进入建立亲密关系时期,父母就应该扮演辅导者的角色,订立不可越轨的规范,灌输正确的价值观,鼓励孩子个人的成长以及人际的拓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