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自从阿丽两岁开始,父母就把她安置在离岛祖父母处带养,父母每年只会回娘家探亲及看望阿丽两至三次。每次母亲回来,阿丽内心都很兴奋,她特别渴望母亲的疼爱,因此常常借故挨近母亲,期待母亲的抱抱。只是每次母亲回家后都单单顾著帮娘家做家务干活,完全忽略及没有意会到阿丽内心的渴求。因此,当阿丽借故挨近她时,母亲总是把她推开或训斥她不要阻碍干活,这样的反应,每一次都令阿丽感到一阵阵的失落及疏离。 阿丽五岁的那一年,有一次母亲回来后把手袋放在床上,阿丽见到,好奇地打开一看,见到手袋中有一枝唇膏,想起母亲经常用它来擦口唇,感到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,于是把它拿起,静静地放在屋里的角落。 次日,母亲要返回港岛上班,阿丽 ...

    了解更多

  • 笔者在青年期非常喜爱阅读的一本书就是「可能」,并深受其影响。在过去经历事业起跌而再起,的确深植「可能」思想,认为若上帝祝福,一切都会成功,并视成功为上帝祝福的标记。正如萧律栢牧师的名言:「勇谋大事而失败,强如不谋一事而成功[1]。」就基于这套「成功神学」及「可能」思想,笔者的确花上毕生大部份时间在工作及追求「成功」,可是在整个过程中,不但未能完全享受每一阶段所谓「成功」的喜悦,因为摆在面前的,有更多要追求的「可能」和更高的目标,这就正如小型教会要向中型教会学习、中型教会要追求成为大型教会,而大型教会却要谋 求成为巨型教会,这便是上帝祝福的明证,笔者认识不少传道人牧者,在这追求及维持的过程中,并 ...

    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