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在治疗焦虑症时,我能选择哪些社交支持?
为了让学员更有效学习,课程文字内容为精简版本。详尽版本可于课程语音收听。
课程语音
获得「社交支持」的方法
人缘好的人,能获得更多的「社交支持」。如要做到人际关系好,宜掌握下列要点:
- 尊重别人
- 与人为善
- 有「利他主义」的爱心
- 多去赞扬别人的长处
- 不当众批评他人
- 因争论而伤害他人的自尊心
- 实践感恩
建立「社交支持网络」的方法
敞开心扉去迎接「社交支持」有时候一个问题能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,但问题能否被解决的关键,在于一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与支持。
有一些渠道可以让人较容易开放自己,来接受「社交支持」,例如:参加互助小组、上艺术课程、参加运动班等等。这些渠道除可以让人认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外,更能增强一个人的「社交支持网络」。
透过向人「敞开心扉」,有助人寻求或给予别人「社交支持」。下列要点说明如何向人「敞开心扉」:
- 抱着耐心和非批判的态度,来与人建立坦诚的关系。
- 与人互动时,不去想过去如何,也不期待未来会发生什么事,因为这些都不是人所能控制的。人只可决定「现在」做些什么,故与人互动时,宜单单让专注力集中于现在的时刻。
- 谨记社交互动的最终目标,是希望透过与他人互动时,向他人提供或接受别人的「社交支持」。透过互动,人能更明白他人的真正需要,或让他人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。
- 知道自己可以选择「相信」或「不相信」什么,这有助人控制互动的结果。
- 积极地去练习以上各项要点,以便获得更好的果效。
「自助小组」能助人与他人建立联系、增进处理焦虑情绪的技巧、鼓励人接受帮助,同时亦可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帮助别人。若一个人能在「互助小组」中交上朋友,这些朋友更可成为他的情绪、信息及实质性的普遍社交支持来源。
如果一个人正在使用一些焦虑处理方案时,他可以借助「互助小组」,来帮助他处理一般性的生活压力。此外,倘若某人被诊断患有某种焦虑症,而要进行治疗时, 他便可于「互助小组」中,向他人学习并分享跟焦虑症相关的信息和经历,且还可学习到与「同病相怜的人」相处的方式。
寻求「心理辅导员」或「治疗师」的帮助心理辅导员、治疗师及心理学专家,均为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,能提供信息、情绪及社交支持上的帮助。透过引导或教导人作全面审视及应对焦虑,帮助人更好地计划并执行焦虑处理的方案。透过处理某种焦虑症或症状、创伤或导致焦虑的重大事件,甚至是处理与焦虑有关的人际关系,来帮助人减轻焦虑。例如:某人患有「社交恐惧症」或「恐慌症」,而无法建立「社交网络」,心理辅导员和治疗师可运用「认知行为疗法」,来帮助人减轻焦虑症状。如当事人无法从治疗或其他形式的「社交支持」中获得有效的处理时,他便可找精神科医生来获得药物上的治疗。
积极地去建立「社交支持网络」-
安排时间与人联络
如:通过电话、电邮或邀请人外出。此外,参加一些喜欢的社交团体,不但能缓解焦虑,还可寻得志同道合的人呢!
-
「自信地」表达
「自信地」表达可以帮助人找到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,或辨认不能帮助自己的人。在表达需要或表示渴望得到帮助时,人们可能会害怕被拒绝或遭人批评。如一个人于有需要帮助时,而能敢于向他人寻求帮助,这便称为「自信」。「自信」能帮人了解到自己的权利,知道自己有权说「不」,及能够对他人说「不」,因而能在被要求时,不会感到焦虑或内疚。「自信」还能帮助人于认同或同意别人时,同时保持自己的「情绪界线」。
以下几点有助人「自信地」与人相处,从而减轻焦虑:
- 首先,了解自己的权利。
- 人有权感到健康,并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。纵使周围的人可能在身体上或心理上不健康,或当时人处于不健康的环境中,但当时人可用「自信」来改变这些情况。
- 人有权说「我不知道」或「不」,来改变身处的不健康状况,而不必找任何理由或借口,也不必感到内疚。
- 人有权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,并处理这行为所带来的后果。
-
进行「自信交流」
在了解何为「自信交流」前,先来了解「不自信」的交流方式。
「不自信」的交流方式是指与他人被动地相处、吹毛求疵,不能够采取明确的行动或解决办法,甚至不能处理焦虑性情境。如:「你从来不……」,「你应该……」,「你从来不准许我……」,这些字眼不但使自己受制于人、被动,且或会产生更多的焦虑。
「自信交流」是指有自信地与人交流,让他人明白自己的意见时,也能尊重自己及他人。跟有自信的人相处时,对方是不会操控自己的生活,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焦虑,而是会尊重自己的需要。通过「自信交流」,当时人也能吸引其他理智的、率直的人乐意与自己交往。
以下是一些小秘诀,让人知道如何进行「自信交流」:
- 不用「你」字作开首,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担忧。有些人在表达自己的需要时觉得难为情,往往用了「你」字来表达意见。例子:某人担心某事,需要找个朋友倾诉发泄,但不宜说:「『你』总是说个不停,我连一句话也插不上。」
- 用「我」字作开首,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好让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。例如:「『我』喜欢听你的故事,但是我现在有心事,要是你能听我说说就好了。」
- 直接明确地说出自己的需要,同时让他人知道自己尊重他,也会为他着想。例如:「我想和你一起看这部电影,然後一起讨论剧情,你觉得怎么样?」
- 如果被要求去做自己觉得不应该的事情,或者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后,反而使自己感到焦虑、不自在或感到不合适时,当时便要坚决拒绝这些要求,对事不对人地让对方倾听自己的感受,这样便可以做出明确而简单的决定,而无需找借口或理由向对方解释,也不用向对方道歉。 例如:有人邀请你去一个你不想去的地方吃饭,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:「『我』不想去那兒吃,『我』觉得那儿的东西不好吃。」接着,你可以直接提出建议或要求,譬如说找一处两人都喜欢的地方:「不如我们找一个我们俩都喜欢的地方吃饭吧!」
「自信」与「冒犯」之间其实是有一条清晰的界线,叫做「尊重」。如果一个人的眼神、语调、用词能表现出对人的尊重时,那人便会显得更有自信而不是「冒犯」。如果要避免冒犯他人,最好就是在说话前先想想:「我是『坚持自我』还是『不尊重他人』呢?」
通过「自信交流」,人可以拒绝那些给自己带来焦虑的人或情境,且能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冒犯他人。
-
「体谅」与「互惠」
「体谅」与「互惠」能拉近人与人的关系。
「体谅」意味着能跟周围的人「感同身受」。我們如果能重视并理解他人的言辞,并能反映自己的感受或意见时,便可以减少人与人「沟通不当」所带来的误解和压力。在沟通时,如果不明白对方說话的意思时,可直接告诉对方,请他再說一次。如果仍然不能确定对方的意思时,可以问他:「你的意思是不是 ……」,然后将自己对对方的说话所能理解的部份说一遍,来让他有机会认同自己,或表达他的想法与感受,而自己不需要为着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而感到困扰或者害怕。如果先试着为他人着想,那与人沟通时,便不会觉得那么麻烦,并且这「体谅」将会开启「互惠」之门呢!
「互惠」是指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,并于他们有需要时给予帮助。当接受他人的帮助时,如能给对方同样的回报,那便会让自己的「社交支持网络」得以扩展并巩固下来。通过回报他人,可让人觉得自己是可信赖的、受人尊重的。「社交支持」是双向的,如他人总是找自己帮忙,但从来不作回报的话,这便会使人不高兴且感压力,而我們不能总是帮助那些不愿意回来帮助自己的人。同样,如果有的人总是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不给予回报的话,那么便会对人产生依赖,当将来无人帮助时,自己便不知道怎样「自助」,因而感到焦虑、害怕或担心。
- 了解受助者的疾患特征:如受助者正受身体或情绪上的疾患困扰时,助人者可透过专业人士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症状,以及如何积极地帮助他们面对困扰。例如:「恐慌症」患者会表现出心脏病发作的症状,强力呼吸、心跳加速、眩晕甚至晕倒。 「强迫症」 患者会对做事的顺序斤斤计较,反复做同样的动作,如不停地洗手、检查东西有否失掉、堆积东西甚至连垃圾也舍不得扔掉,因而使当时人无法工作、无法与人交往或照顾自己。
- 接受事实:接受朋友或家人正处于焦虑中,或患上某些疾病的事实。这不代表他们这时的软弱是永远的,如他们获得适当的处理,困难是可以面对的。此外,还要接受自己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他们的心境,这时,可以试图鼓励他们振作,并在他们有需要时施予帮助。
- 获取处理疾患的资源:需要时,可找其他支持者来了解相关信息,支持者可包括治疗师、心理咨询师、精神科医生,还有网上及书本上的资料,这些均可助人进一步了解受助者的疾病,对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,及有哪些方法和药物能改善症状,或是否需要接受治疗或住院服务。此外,也可找一些「互助小组」的信息,来让受疾患困扰的人参与。
- 建立「支持者网络」:一个帮助朋友、家人或爱人处理焦虑的人,有时也会感到辛苦及吃力,他们也需要情绪、信息和实质上的帮助。于帮助别人的同时,也需要给予自己空间,多点关心自己。身为支持者,为自己建立「支持网络」同样重要。支持者可参与由「支持者」所组成的互助小组,从中得到情绪或信息方面的支持。支持者除能与有类似经历的小组组员分享面对疾患的经验和知识外,更可让支持者彼此间增进认识,进而有助减少因要照顾人而产生的压力,使之能用更积极的态度,帮助自己及好好地照顾他人。
- 抽空放鬆:支持者有时于助人时身心产生压力,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别人的关心,这时宜「抽空」恢复活力,享有幸福感。不论对支持者或受照顾者来说,易怒、筋疲力竭和孤僻都没有好处;反之,放松、休息、给自己充电,这不仅帮助支持者,也间接帮助受照顾者减轻压力。
- 满怀希望:若支持者能充满信心和希望、心存希望地去思考、想象积极的结果、降低对结果的要求,这些皆可改善支持者的心情,使之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方法,去帮助受助者。
- 为受助者建立阶段性的目标:不宜为所爱的人设定很高的目标,要为他们设定几个小的、可实行的目标,直到实现长期的改变。例如:陪同受焦虑情绪困扰者定期看治疗师,提醒他们按时吃药,或每周练习「认知行为疗法」,来帮助他们慢慢康复。
- 耐心:对受焦虑情绪困扰者来说,处理焦虑的过程是辛苦的。旁边的人可能想尽办法使他们痊愈快一点,或痛苦得以缓解,但如果太急进的话,这不但对受助者没有好处,反之会使他们再次产生焦虑或挫败感。
- 不代劳:「支持」的意思是协助他人面对困难,「代劳」则是帮助他人完成他原本能自己单独做到的事。例如:某人只有亲人在的时候,才敢于坐在拥挤的餐馆里进餐,这样,这人可能会认为只有靠亲人才能解决问题,渐渐地变得过度依赖人,因而不知道自己其实也能够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。
- 祝贺成功:当所关心的人达到阶段性的目标时,宜给予他们积极的回馈,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。例如:所关心的人最终克服了内心的恐惧,敢于在拥挤的餐馆里吃饭时,那便要祝贺他们,让他们知道别人也能注意到他们的进步。
检视及实践
我的「社交支持网络表」社交支持网络」包括家人、朋友、配偶或伴侣、同事及支持你战胜焦虑的人。 现在首先列出你的「社交支持网络」︰
名称 (人物/小组/组织) | 支持类型︰情绪支持 / 信息支持 / 实质性支持 |
---|---|
这个练习让你可以好好回想一下,在你遇到困难时,有哪些人曾经帮助过你,让你知道你不是自己独自一人的。另外,在你下次情绪低落时,你可以先检视这个表格,让你能更快地找到「支持」。
增强现有「社交支持网络」试想想你现有的社交网络中,哪些你是想与他/她加深友谊的呢?你与他/她现时联系的频繁是如何呢?然后试试定下一些加强联系的目标频繁和方式。
名称 (人物/小组/组织) | 现时联系的频繁 | 期望联系的频繁 | 期望加强联系的方式 |
---|---|---|---|
例子:朋友甲 | 一年一次 | 二个月一次 | 吃饭 |
扩大「社交支持网络」
如果你认为自己需要结交新的朋友,扩大你的「社交支持网络」。你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嗜好,安排时间参加兴趣班、运动班或互助小组等等。
当列出你希望参与的活动后,便可以由需要最少时间的活动开始,慢慢去进行更多的活动,认识更多与你志同道合的人,扩大生活圈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