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可能学习过很多技巧来表达爱,但若未曾体验过「付出爱」和「接受爱」时,可能未算是真正爱过。
付出「关爱」
在生活当中,我们有很多机会去付出关爱,如:买旗、回答问路人、跟邻人打招呼、跟大厦管理员说再见、让坐给有需要的人、给家人倒杯水、给同事顺道买个便当、与人分享小食等等。
但「爱」有时使人爱得痛心,虽然如此,仍有人选择去爱。例如:父母都不希望子女遇到困难与失败,但若要子女能真正地成长,当父母的不能处处保护儿女(其实也是很难做到的),总是要让子女有机会从错误和失败中去学习,但一旦子女真的遇上挫败、跌倒、失意时,作为父母的,当然痛心。
爱得越深,越有机会遇到痛心的情况;关系越是亲密,便越多机会会为到对方而伤心。例如:当亲朋好友身患恶疾时,有时也会不忍心见到对方受病魔和治疗过程所受的折磨,巴不得患病的是自己,即是痛在病人身,但痛在关怀者的心。有些人因为怕面对这「痛心」,而选择宁愿不见病者,或放弃建立更深的关系而选择与人疏离。但是,若我们能克服这痛,让爱自然流露,除了能滋润病者的生命,成为病者有力的支持外,也可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更深、更真挚的「爱的联系」。
接受「关爱」
有些人习惯做「施予爱」的角色,而很少或不愿当「接受爱」的角色,但其实做「接受」的角色,是需要学习的。
生活在地球上,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需要别人的关心或帮助,这包括物质上、行动上或精神上,故需要别人的关心或帮助,是极平常、恒真的事实。于接受爱时,无需感到羞耻,或自我价值受亏损。接受不同形式的关爱,不但让人感到被爱充满与包围,生命被润泽,且也可激励人去润泽更多的生命。
记得小时候,家境匮乏,有一位邻居于快餐店工作,很多时候都会将店内当日卖剩的猪扒和意粉,拿回来给我们一家人吃。那时,我和我的家人并没有因为那是剩菜剩饭而觉得可怜,或觉得是被人施舍,反之,我们一家人大口大口地吃得开心,呵呵笑!至今长大后,人生再多一点历练时,就更明白当时是邻居不厌麻烦,很晚下班且疲倦时,仍拿著大包小包所付出体力的爱心,及持久不断记挂著我们一家物质上的需要的爱心。这份关爱,在我心里越久越鲜明、越温暖,也使我更有力量去付出关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