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肿瘤

脑肿瘤(Brain Tumors)在香港并不常见,根据香港神经外科学会进行的一项统计显示,2009年本港脑肿瘤的新症约有1,000宗,其中70宗为恶性胶质瘤,200宗为转移性脑肿瘤。不过原发性脑肿瘤在本港0-19岁以下人士中却是常见癌症,在2006年0-19岁以下人士的癌症新症中,原发性脑肿瘤便分别占男性和女性的第五位及第四位。

脑肿瘤并非不治之症,随著新疗法不断出现,只要大家及早发现及治疗,痊愈机会往往很高。

(感谢玛丽医院脑外科部门主管洪君毅医生审阅本页内容)

 

1. 脑肿瘤是甚么?

2. 脑肿瘤有哪些种类?

3. 怎样预防脑肿瘤?

4. 脑肿瘤的成因是甚么?

5. 甚么征状显示患上脑肿瘤?

6. 如何检查和诊断脑肿瘤?

7. 脑肿瘤有甚么治疗方法?

8. 患脑肿瘤后会有甚么并发症?

9. 脑肿瘤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顾自己?

 
 

 

1. 脑肿瘤是甚么?

脑部大约可分为大脑、小脑、脑干,大脑扮演人体机能总指挥,由两个椭圆形半球组成,每个半球有四个组成部分,包括脑叶、额叶、顶叶、颞叶及枕叶,各自控制身体不同的机能。

当局部脑组织发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,会形成瘤块,有机会是良性肿瘤,但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,即俗称的脑癌。良性肿瘤的生长较缓慢,极少扩散,一般对健康威胁不大;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则快得多,会侵害及压迫附近的正常脑组织,影响脑部及身体功能,甚至危害生命。

 

回页首

 

2. 脑肿瘤有哪些种类?

脑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及转移性两种。

原发性脑肿瘤
原发性脑肿瘤是指肿瘤在它原本的位置上不断生长及变大,可以是良性或恶性肿瘤。肿瘤一般以原发处的细胞命名,较常见的是胶质瘤(Glioma),例如星形胶质瘤(Astrocytoma),便是由星形细胞病变而成。

转移性脑肿瘤
局部转移:指恶性肿瘤由身体其他地方游离原来的地方而转移到脑内,此情况最常见于鼻咽癌。

远距离转移:指癌细胞经过血液转移到脑内,形成一个或多个颅内肿瘤,例如肺癌和乳癌。远距离转移有时会在原发性肿瘤治疗后很久才被发现,15%的病人没有任何癌症或肿瘤病历。

 

回页首

 

3. 怎样预防脑肿瘤?

医学界至今仍然不清楚脑肿瘤的成因,只有少数病例相信它与先天性、遗传或化学因素有关,因此难以预防。有专家指手提电话的幅射有可能导致脑肿瘤,但这说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才可作定论。

 

回页首

 

4. 脑肿瘤的成因是甚么?

脑肿瘤的成因至今不明,但以下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增加患上脑肿瘤的机会,请大家注意:

  • 年龄:虽然任何年龄的人士均有机会患上脑肿瘤,但40岁以上人士的风险较高;部分癌瘤如髓母细胞瘤几乎只在儿童身上出现。
  • 性别:男性患病的机会率较高
  • 遗传:家族中曾有人患神经胶质瘤
  • 接触化学物质:因工作而接触辐射物、甲醛、氯乙烯和丙烯
 

 

5. 甚么征状显示患上脑肿瘤?

脑部不同的位置负责不同的功能,因此征状与肿瘤的位置、性质及大小有直接的关系,有些病人可能毫无征状,在身体检查中才发现肿瘤,如大家同时出现以下几种不同的征状,请尽快找医生诊断:

  • 脑痫
  • 头痛
  • 呕吐
  • 四肢运动及感觉出现障碍、麻痺、半身轻瘫、肢体震颤
  • 意识偏差、性格转变、记忆衰退
  • 耳鸣、晕眩
  • 面部肌肉麻痺、疼痛
  • 吞咽困难
  • 视力减退,出现叠影
  • 内分泌失调
  • 说话困难,表达及理解出现障碍
  • 大小便失禁
 

 

6. 如何检查和诊断脑肿瘤?

如医生怀疑病人可能患上脑肿瘤,会替病人进行临床检验、电脑扫描、磁力共振扫描、正电子扫描、血管造影、光谱图扫描、脑部活组织化验等检查,以诊断病人是否患上脑肿瘤。
其中较常用的诊断方法有:

电脑扫描
采用放射性技术,以静脉注射含碘的对比剂后,能显示肿瘤的大概位置及肿瘤引起的变化。

磁力共振扫描 (MRI) 

不含放射性物质,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详细情况,准确度达90%,并有助日后手术时定位,及导航放射治疗。磁力共振扫描特别有助于诊断星形胶质瘤,而对于颅后窝肿瘤尤其是脑干肿瘤,亦以磁力共振扫描较准确。

正电子扫描 (PET)
正电子扫描主要是利用正电子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来诊断,是侦测癌细胞敏感度最高的方法,一般建议用于转移性肿瘤病人身上,以追踪原发性肿瘤的位置。

 

回页首

 

7. 脑肿瘤有甚么治疗方法?

治疗脑肿瘤的方法主要可透过外科手术、放射或化学治疗。医生会按病人的个别情况订定治疗计划,如病人的病情较轻微,治愈的机会高,手术风险较低的话,医生会以根治为目的,彻底为病人消除脑内肿瘤。有些病人在手术后,还需接受一段时间的辅助性药物或放射治疗,以减低复发机会。

主要治疗方法包括:

外科手术
医生会为病人进行开胪手术,切除肿瘤和周围有可能被癌细胞侵占的组织,这是医治脑肿瘤的最基本方法。但当肿瘤侵入、包围或蔓延至一些重要脑组织和神经系统时,手术的风险便会相对提高,切除肿瘤亦会更困难。有时医生在评估病人的病情后,他可能只切除病人大部分的肿瘤,而剩余的部分就需要利用放射或化学治疗去移除。

现时,由于微创手术日渐成熟,大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,为病人进行脑肿瘤的切除范围亦不断扩大,这大大增加病人的痊愈率和减低他们的后遗症。

放射治疗 
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放射元素来破坏癌细胞,防止其增生扩散,并尽量减低对周围健康细胞的损害。近年,医生采用较先进的放射疗法,例如强度调控放射治疗技术(IMRT)、影像导航放射治疗技术(IGRT)及动态式弧形放射治疗(VMAT),能提升放射剂量,有效杀死肿瘤的同时,又能减低对正常组织的破坏。

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,有时也会与化学治疗同时使用。它即时的风险比外科手术低,但亦有可能出现并发症,最常见的有脑水肿、脱发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皮肤变红及疼痛等。

化学治疗
化学治疗是以药物来破坏癌细胞,较常用的药物包括「替莫唑胺」(Temozolmide)或「卡莫斯丁」(Carmustine,BCNU)。病者口服或通过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后,药物随血管到达身体各部位,破坏已扩散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。不过抗癌药物亦会破坏正常细胞,产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,如呕吐、眩晕、脱发、容易疲倦及受到感染等。

在手术切除脑肿瘤后,医生亦会考虑把药物如「卡莫斯丁」植入病人的脑空腔内,直接向癌细胞释放药物,这样可减低药物扩散到其他部位,影响健康正常的细胞。

标靶药物治疗
标靶药物治疗是较新的治疗方法,能特别针对癌细胞作出攻击,切断其血液供应,令它们死亡。不过大部分标靶药物仍在临床试验阶段,目前并未大规模使用。

 

回页首

 

8. 患脑肿瘤后会有甚么并发症?

脑部是身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,脑肿瘤的并发症可能会为病人带来很严重或永久性的影响,导致他们身体出现缺陷、昏迷不醒,甚至死亡。

另外病人也有可能出现以下的并发症,所以大家应提高警觉,不要掉以轻心:

  • 大脑认知和推理能力、记忆力衰退
  • 脑神经受损而引致视觉、听觉、嗅觉或语言功能障碍等
  • 昏迷
  • 中风、肢体功能失调、半身不遂
  • 荷尔蒙分泌失调、脑水渗漏
  • 脑痫
  • 脑膜炎
  • 细菌感染
  • 失禁
  • 肺炎
  • 性格改变
 

 

9. 脑肿瘤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顾自己?

病人应多了解自己的疾病、治疗方法和手术后需注意的事项等,有助减少不必要的惊慌,以及增加治疗的信心。病人亦应该坦诚告诉家人自己的病情,商量有关治疗及家庭的安排,在心理上多一份支持,对病情也会有一定的帮助。

病人出院后,应定期覆诊,有助医生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,或及时发现肿瘤复发,而给予适切的治疗。由于肿瘤本身或治疗可能令脑部不同部位受损,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,影响听觉、视觉或四肢的活动等,因此病人可能需要接受物理治疗、言语治疗及职业治疗等,通过一连串的复康训练,以帮助回复一定程度的功能。

此外,以下一些建议对恢复健康也有帮助,大家不妨参考:

  • 维持均衡的饮食习惯,少吃刺激性的食物
  • 戒烟戒酒
  • 保持适量运动,并持之以恒
  • 学习自我松弛及减压的方法,例如听喜欢的音乐
  • 保持心境开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