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麼是壓力?
- 定義:壓力是我們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感到的不舒服情緒。
- 例如:作業太多、考試快到了、遇到難題。
- 壓力的表現:
- 身體:頭痛、肚子痛、心跳加快。
- 行為:咬指甲、來回走動、不想學習。
二、為什麼會感到壓力?
- 生理現象:
頭暈頭痛、心跳加速、肚子痛、手腳冰冷。
- 精神現象:
不能集中注意力、情緒低落、負面思想。
- 行為現象:
坐立不安、咬牙、對作業發呆。
請同學到校園身心健康平台主頁面,身體反應指南裡面的「你的身體告訴你」和「你的精神告訴你」功能。
點擊圖片裡面指出的征狀,將你最近身體出現的征狀定期作記錄。

三、什麼是“適度的壓力”?
- 適度壓力的好處:
- 幫助我們更努力、更有動力學習。
- 壓力三種狀態:
- 低壓力:缺乏動力,表現不佳。
- 適中壓力:表現最佳,發揮潛力。
- 高壓力:表現下降,情緒焦慮。
四、如何應對壓力?
1. 休息和放鬆
- 休息一下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
- 例如:散步、聽音樂、畫畫。
2. 深呼吸技巧
步驟:1.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,閉上眼睛。
2. 深吸氣,慢慢數到4。
3. 屏住呼吸,數到4。
4. 慢慢呼氣,數到4。
5. 重複3-5次,直到感到放鬆。
3. 尋求幫助
- 和家人或朋友聊天,讓他們幫忙解決問題。
- 如果壓力太大,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。
4. 積極的態度
- 告訴自己:“我可以做到!”
- 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。
五、總結
- 壓力是生活中常見的感覺,每個人都會遇到。
- 適度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成長,但太大的壓力需要管理和減少。
- 應對壓力的方法:休息、深呼吸、尋求幫助和保持積極的態度。
情景應用實例
情景描述
小麗最近覺得壓力很大,因為她的作業很多,考試也快到了。她總是頭痛、睡不好覺,還會咬指甲。她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解決方法
1. 休息和放鬆:小麗可以在寫作業時休息一下,出去散步或聽音樂。2. 深呼吸技巧:小麗可以練習深呼吸,讓自己冷靜下來。
3. 尋求幫助:小麗可以和家人或老師聊聊,讓他們幫忙安排時間或給出學習建議。
4. 保持積極態度:告訴自己:“我可以完成這些作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