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講到若要真正明白愛,便需要體驗「付出關愛」和「接受關愛」。本篇會跟大家分享有關「饒恕」的付出與接受。

付出「饒恕的愛」

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,沒有一個從未做錯事的人。人所做的錯事,除對自己有虧損外,很多時都使人或環境受到虧損。

若損失的是金錢或物件,補償還可以「以物代物」來彌補,但若是涉及非物質的損失,則較難。例如:某人不小心把別人的花瓶跌破了,雖然他可以買回同一款式的花瓶來代替,但若那花瓶是物主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致送的話,那個花瓶帶給物主的情感價值,則不是任何貴的花瓶所能取代的。又例如:某人被配偶瞞騙着去與第三者發展關係,縱使後來配偶與第三者斷絶來往,配偶做回多少次表達忠誠的行為來挽回被傷害一方的信任,但被傷害一方當日多少個節日的孤單,發現真相時所受的震驚,多少日與夜所流過的眼淚,這一切身體上、情感上和精神上的損失,是怎樣也難以彌補的。

「饒恕」,就是停止放焦點於「以眼還眼,以牙還眼」的報復或償還方式上,取而代之以「愛的力量」來勝過「恨的心魔」來治療自己心靈的傷口。

「饒恕」,是基於傷害自己的人永遠無法作補償,而選擇送給他的一份禮物。

「饒恕」,是取回治療傷口的主導權,而不受制於對方是否已悔悟與改過的行為上。懷著這愛,踏上心靈康復之路的起點。

「饒恕」,是一個成長的方向,是一個釋放自己、釋放別人的過程,而不是一條規條,用來去定那些未能饒恕別人的人。

接受「被饒恕的愛」

我們要學習去饒恕,也要學習接受被饒恕。「饒恕」是一份珍貴的禮物,收的人不用付費或付出,因為它是無價之寶,故只需單單接受。

接受「被饒恕的愛」,能使人從內疚、自責的生命中釋放出來,但關鍵在於當時人是否願意接受。有些情況是,明明別人已饒恕自己所犯的過錯,但自己卻未能饒恕自己。良心的責備與控訴,有時比起外界的責備更大。但我們需要明白,良心責備的目的,是要叫我們知道自己犯錯了、走迷了、要回頭了、要歸回正途了,最終目的不是要叫我們的生命停留於受苦自困之中。

哪裡有過錯,哪裡便需要「付出饒恕」和「接受被饒恕」。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饒恕的功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