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小學生或中學生,下課後來輔導室,他們除了都是穿著校服裝束外,最明顯的特徵應是他們的重書包。 

輔導員拿起案主的書包秤一秤,然後開玩笑說:「你為什麼帶金磚回校呀?這麼重!」

案主:「全都是書本及練習本,上學要用的。」

輔導員:「有執拾過書包嗎?」

案主逐本書數著說:「這是今天上中文課用的,這是今天上…用的…。」

輔導員:「這個環保袋呢?裝什麼?」

案主:「裝便當,帶回校吃。」 

有時,見到家長接子女放學,子女一接到手,書包一扔,書包便從子女的肩背上,轉移到家長的肩頭上。大家的動作配合得很純熟,應是已成慣例,會面時的指定動作。 

有時,家長到菜巿場買菜後順道來接子女下學,家長自己已經左一揪、右一揪,大包與小包,再加個斜背袋,但當見到子女,也是跟以上一樣,書包一扔便掛上了身。

其實,我都有衝動想替小孩子或少年人,分擔一下他們的重書包,但書包實在很重,恐怕我的腰骨也承受不住;但小孩與少年人正值發育時期,他們的腰骨也是腰骨,與我沒兩樣,一樣矜貴。 

於是,跟家長和學生們一起想想辦法:

  • 會否考慮用「拖篋式」書包?但回覆說上下車不方便,不予考慮。
  • 會否考慮將部份書本,用環保袋分開裝,以減輕背部單獨承受的壓力?但回覆說因怕遺留了環保袋,故不予考慮。
  • .......

 最終,還是採用了最快捷的解決方法,就是本文章一開始所描述的:「替代承受法」,由家長來承擔全部重量。這像是一下子解決了問題,但試想想,問題只是轉移了,且還可能引申了其他問題。家長的腰酸了;上學下學背書包的責任變得理所當然是屬於家長或傭人的事;子女只要把書讀好,家裡的家務可由家長或傭人打理好了。 

我想,若在解決問題時,也加上關心其他人的情況時,我想情況會不一樣。如:用環保袋來分裝書本,固然要花點心力和時間去習慣記住擕帶,但大人及小孩可分工合作,大家同來分擔書包重量;又如:大人可幫忙背書包,小孩可幫忙拿較輕的餸菜,彼此體諒辛勞。

從書包到家務,從家務到關心家人或同住的人,要培養子女學懂關心人時,何妨由分擔重書包或家務做起呢! 

寫到這裏,反思到我自己也是偏向幫助人,而少願意接受別人恩惠的人,怕打擾人,怕累了人,怕辛苦了別人。然而,當我學習讓人關心自己、學習接受別人的關心時,同樣也是給予對方機會去成長,學習培育出關心別人的心呢!家長也可在此思考,共勉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