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腦袋瓜與心臟,雖然只相距約十二吋的距離,但有時卻像是失散的親人,相親卻不相通,雙方存在,卻不知對方存在。
輔導員:「當你告訴我你遇到這些艱難的事情時,您有什麼感覺呢?」
受助者:「感覺?我沒有感覺。」
輔導員:「你有沒有不開心、失望、傷心的感受呀?」
受助者:「不會哦……,有什麼感受……,我不知道。」受助者抓著頭,一臉疑惑。
在輔導工作中,遇過一些受助者,聽著他們講著一件又一件的辛酸往事時,我心裏也替他們難受流淚。聽到中途,有時我會打斷他們,問他們當下的心情如何,他們很多時像被我這句話嚇倒,「感受?什麼感受呀?我不知道哦。」之後受助者便又欲繼續說回他們的故事。
感受,讓我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。
感受,是我們對環境所發生的事物的探測器,讓我們知道自己身處的狀況。有危險嗎?要求助嗎?要多加注意嗎?
感受,加上頭腦分析,能帶動我們採取什麼行動來回應環境。
沒有了感受,我們便對以上的事一無所知。
沒有了感受,我們會連自己是誰也不知道;沒有了感受,我們不能隨己心意作選擇,於是乎只好靠賴別人的指示,或借用別人的看法,或參考別人的行為模式去有樣學樣。但久而久之,我們便會發覺,不同的人是會有不同的做法,莫衷一是,若我們仍舊依靠別人作最終參照,那我們將無所適從,生活失去重心。若遇上生活壓力,更容易不堪一擊,弄出身心疾病來。
人事物帶給我們情感、情緒,有時我們會因著自己某些感受,再會產生某種情緒。例如:某人對心愛的人的離世原是悲傷的,但覺得流淚是軟弱的表現,故壓抑著眼淚,壓抑著悲傷,使感受情緒看似「消失了」。又或一些人會將悲傷的情緒,轉化為他自己或社會文化較易接受的情緒,如憤怒,叫自己寧願做一個爆怒有力的人,也不願被人叫做「喊包」、「軟弱無力」的人,真實情緒因而被淹沒得無形無踪。
也許,我們自己及社會文化宜對感受表達改觀一下。流淚,可視為真情流露,有血有肉有情的交流;無助感,可被視為推動人尋找人間關懷友愛的動力。挫敗感,可視為讓人不再重蹈覆轍,推動人另尋解決方法的驅動力。
感受,不足怕!讓我們好好面對自己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