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對本篇的標題有可感想呢?或許一般與輔導有關的文章,大都是分享輔導員在工作上一些對人、對事及對世界的反思,但其實,輔導員平日也需吃人間煙火。跟據我和我所接觸的輔導員經驗所知,輔導員的生活經濟來源可有以下幾種途徑:

全職當心理輔導員

現時社會上已有一些機構,開設心理輔導員的職位。可惜的是,由於見輔導在華人社會仍未成氣候,社會文化對輔導服務還有很多負面的看法,故職位數量的提供有限。

此外,見個案本身是一個極之勞心勞力的工作,當中需要許多時間來沈澱、安靜、反思及做記錄。但很多時,機構未能容許員工在工作時間內進行這些事情,且會要求員工兼顧很多輔導工作以外的行政工作。若再加上機構是以追求個案及輔導小組數量,來衡量員工的工作成效時,那麼輔導員將會與機構產生很多張力。

當然,能夠參與輔導工作之餘,又可賺取生活費的工作,既可助人,也可助己,故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工作方式。

已有資金

一些家境不錯,或在早期工作時已賺到第一桶金的輔導員,因為可省去日後為三餐及交房租而奔波的壓力,這可讓他們有較多空間和時間,更早去裝備和投入到輔導工作當中。

然而,這裡並非指貧窮家庭出身的輔導員較遜色。因為一位輔導員除了需要裝備知識外,其人生的歷練及性格的陶造與修剪,同是重要的。家境只是給予輔導員一個學習成長的處境罷了。

退休後的第二個職業生涯

認識一些年長的輔導員同事,他們給我最深刻的,是歲月留給他們那份特有的慈祥氣質。

他們於職場上工作了四十多年時間,且於快要退休時,修讀了一些正式的輔導課程,並於退休後,全心投入做輔導,使之成為他們生命中第二個職業生涯。

他們除了能拿到一份退休金外,這時子女也多已長大成人,可以獨立工作賺錢甚或成家立室,故家庭的供養或照顧的負擔,對他們來說,也可告一段落。他們不以弄孫或旅遊為樂,而選擇了運用他們累積多年寶貴的人生經驗、工作經驗及照顧子女的經驗來助人,對於他們這份心意,我不得不由衷地揮手向他們致敬。

當然,於退休後才進入輔導行業,在體力和精神上可能是一個挑戰,但若能好好鍛鍊身體、多多注重飲食健康,他們也能成為很多受助者的幫助。

待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