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失業怎樣辦?

很多長期失業的人可能會有以下的身體和心理反應,生活和關係上的改變:

• 沒有安全感,對將來沒有把握
• 自卑,覺得自己無用
• 忿怒
• 緊張
• 吸煙比之前頻密
• 不願與親戚朋友來住,恐防他們問及工作情況
• 減少運動
• 減少娛樂及社交活動
• 情緒低落
• 自責
• 在家時間太長,容易因小事與家人爭吵或責罵子女
• 覺得家人很囉唆,令自己心情煩燥
• 飲酒比以前多
• 失眠
• 有輕生的念頭
• 容易感到疲倦
如何幫助自己
• 接受情緒反應是正常的,不用在別人面前掩飾
• 使用正面的方法去處理情緒,選擇參與改善情緒的活動

例如: 
(1) 向親人或朋友傾訴
(2) 聽音樂
(3) 卡拉OK
(4) 運動等等

• 分析失業的原因而對症下藥:
可能原因: 
(1) 缺乏經驗
(2) 經濟衰退
(3) 缺乏所需技能
(4) 申請的工作與本身的學歷與經驗不配合
(5) 工作態度欠佳
(6) 缺乏面試技巧
(7) 行業式微
(8) 要求工資過高
(9) 年齡的限制等等

• 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失業的問題:
(1) 接受培訓
(2) 不斷尋找工作
(3) 向勞工處及有關機構查詣及求助
(4) 在找到長期工作之前,不要介意暫時臨時或兼職工作

• 妥當安排每天的活動,切勿呆坐家中
可以考慮: 
(1) 陪伴子女上學
(2) 陪伴妻子買送
(3) 約會朋友
(4) 參加技巧訓練課程
(5) 爭取機會多與家人相處及溝通
(6) 義工

• 定時飲食,有充足及定時睡眠
• 切勿 
(1) 濫用藥物及酒精
(2) 無緣無故向家人亂發脾氣

• 精神狀況和情緒不穩定時向專業人士求助
例如: 醫生、臨床心理學家
旁人可給予的幫助
• 耹聽
• 諒解當心情低落時獨處的需要
• 鼓勵–失業都多安排活動,切勿呆坐家中
• 諒解失業者的心情及避免引起更多衝突

避免
• 將失業者與他人比較
• 責怪及埋怨
• 強迫他們立刻要找到工作
• 在他人面前討論或批評失業者
• 在失業者面前喋喋不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