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4 Sep 2015

    內在誓言

    | Sep 04, 2015 | 輔導的天空

    當人受到傷害,如被誤會、陷害、欺負、侮辱、欺騙、苦待、指責、唾棄、遺棄、不被饒恕等事情時,偶然內心深處會強烈地發出一種正面或負面的決定或命令,即「內在誓言」,如「我長大以後,一定要…!」「我這一世絕不會原諒你!」「你以後的事,一概與我無關!」「我不會再跟他講話!」。「內在誓言」會導致人做出某種行為,或處人處事的態度,更深的是,會影響整個人日後的人格建立、做人宗旨或生存意義。 很多時,人會忘記自己曾定過的「內在誓言」,因而日後產生一些連自己也不自覺的行為表現。這些「內在誓言」就像為自己舖了路軌,規限了自己將來要走什麼路線,使得自己不能隨著日後所得的新發現、新知識和新經驗,來修訂要作 ...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04 Sep 2015

    父母對子女都有美好的期望,這打從給子女改名字開始,便可知道。名字叫「X敏」的,很多時是希望子女聰敏、做事敏捷;叫「阿寶」,意指子女是寶貴的、寶貝的;「偉X」,含有偉大、強大之意,希望子女將來能幹一番大業。 曾聽過一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如下:「希望他們健康快樂,身體健康,讀書好是其次。」「希望子女讀好書,將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,生活能好好照顧自己。」「他們將來做什麼也不打緊,最要緊是對得住自己,和對得住別人。」  又,當家長被問及他們對子女的期望,子女們是否也認同贊成時,他們回答說:「有些課外活動是他們(子女)喜歡的,有些是我們要他們去上的,不喜歡的也要上呀!否則不能跟其他人競爭啊!」有些 ...

    了解更多

  • 上一篇講到若要真正明白愛,便需要體驗「付出關愛」和「接受關愛」。本篇會跟大家分享有關「饒恕」的付出與接受。 付出「饒恕的愛」 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,沒有一個從未做錯事的人。人所做的錯事,除對自己有虧損外,很多時都使人或環境受到虧損。 若損失的是金錢或物件,補償還可以「以物代物」來彌補,但若是涉及非物質的損失,則較難。例如:某人不小心把別人的花瓶跌破了,雖然他可以買回同一款式的花瓶來代替,但若那花瓶是物主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致送的話,那個花瓶帶給物主的情感價值,則不是任何貴的花瓶所能取代的。又例如:某人被配偶瞞騙着去與第三者發展關係,縱使後來配偶與第三者斷絶來往,配偶做回多少次表達忠誠的行為來挽回被傷 ...

    了解更多

  • 我們可能學習過很多技巧來表達愛,但若未曾體驗過「付出愛」和「接受愛」時,可能未算是真正愛過。  付出「關愛」 在生活當中,我們有很多機會去付出關愛,如:買旗、回答問路人、跟鄰人打招呼、跟大厦管理員說再見、讓坐給有需要的人、給家人倒杯水、給同事順道買個便當、與人分享小食等等。  但「愛」有時使人愛得痛心,雖然如此,仍有人選擇去愛。例如:父母都不希望子女遇到困難與失敗,但若要子女能真正地成長,當父母的不能處處保護兒女(其實也是很難做到的),總是要讓子女有機會從錯誤和失敗中去學習,但一旦子女真的遇上挫敗、跌倒、失意時,作為父母的,當然痛心。  愛得越深,越有機會遇到痛心 ...

    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