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4 Sep 2015

    做個有品的中國人,你才會明白到禮義廉恥的價值與意義;你才會為中國的崛起與富強,感到驕傲與盼望。 做到有品真是一門極不容易的學問。香港是世界級的大都會,也是中國領導人稱讚的經濟特區。香港人辦事效率迅速,馬路上的行人是跑著走的。各行各業的工作時間與服務時間朝著廿四小時進發,生活擁擠得透不過氣來,隨時隨地都能看見急躁的面孔,準備發出投訴。而投訴文化的趨勢逐漸帶來更大的工作壓力。 今天,我們的內心充斥著各種恐懼、焦慮、憤怒和緊張。究竟這些情緒是從那裡來的呢?上司、同事、家人抑或自己呢?我們豈能承擔那超越我們有限能力的壓力,仍然能夠保持鬆容的態度,笑面迎人呢! 讓我們認真地想一想,我們還未懂得做好自己, ...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04 Sep 2015

    感恩,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卅一日來到了,你的心情好嗎!?除夕夜倒數過後,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將會在大家的歡呼聲中來到。 感恩,是一種生活態度。感恩,是一種從心底深處發出來的生命讚歎。 感恩,是對上天最真實的回應,是對宇宙窮蒼的認識與愛護。 感恩,喚起心底的良善—讓我們能夠為著一切不配擁有的 機會、力量、聰明才智、摯愛親朋、公平或不公平的際遇      所帶來的一切人生磨煉和得著,而收穫一份奇妙的智慧。 感恩,使我們的心靈因為美善的感動而潔淨、真摯      感恩,使我們明白堅忍,在忍耐中學會接納、寬容與饒恕,讓我們認識到一切暫時的境遇必然孕育更新的生命。 感恩,使我們願意謙卑,在交流中學會欣賞、羨慕 ...

    了解更多

  • 筆者最近看了一套展現出親情、工作尊嚴的日本影片――《禮儀師の奏鳴曲》故事是說在東京當職業大提琴手的大悟所屬樂團突然解散,沒有實用一技之長的大悟很難找到工作,為了生計及要償還高昂的大提琴債務,便另謀發展,因覺得自己不是一位出色的樂手,沒有自信可以再獲其他樂團聘用。於是應聘為禮儀師,在葬禮上清潔遺體、整理儀容及負責遺體入棺儀式。 禮儀師大悟六歲時,父親因迷戀情人而抛妻棄子、離家出走,母親只得含辛茹苦把他養大,大悟從六歲開始一直對父親怨恨,臉上總是掛着緊緊的愁容,無法釋懷。後來收到一封給大悟亡母的信,說其父在異地身故,著大悟的母親去領回遺體。大悟知道後更加恨上加恨,他怨恨父親在生時並未盡養育的責任, ...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04 Sep 2015

    永明與貝莉認識了五年,由於幹著同一個專業,漸漸地,彼此產生了好感。不過,倆人工作非常忙碌,做事全心全意,許多時候都沒有機會見面,間中才通電話煲一下「電話粥」,出外「拍拖」的次數難得兩三次。這樣子,不能說他們是情侶,只能說他們是很要好的男女朋友。 可是,這邊廂永明心裏已經認定貝莉是他的結婚對象,礙於性格內向,職位又低一級,遲遲沒有向她表達心意;那邊廂貝莉事業心重,男的不主動示意,自己也無暇想得太多,把感情事擺放下來。有一次,永明決定向貝莉表達心意,奈何時空交錯,她為了事業的發展,拒絕了對方的好意。頓時,永明內心焦急得不知講甚麽說話才好,結結巴巴,沒有勇氣說「我愛你」。往後,永明好像跌落無底深淵, ...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04 Sep 2015

    第一章 引言 一項調查發現,香港人甚麼時候最開心,答案是「放假」、不用工作;而甚麼時候最不開心,答案是「工作壓力」、工作得不順暢。心理學家Edward Diener 指出兩種最令人持續情緒低落的遭遇,其中一種便是失去工作(另外一種是失去伴侶)。可想而知,一般人對工作的感受是「既愛且恨」—─既怕失去工作,但在工作中卻得不到快樂。根據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在2003年對香港信徒的調查發現,信徒對工作的感受主要是維生(77%),其價值也是維持生計(59%) 。又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06年的調查發現:(1)三分之二的在職人士均超時工作;(2)平均每週工作達51.3小時;(3)工作與生活平衡遠差 ...

    了解更多
  • 03 Sep 2015

    在職場上,不少人會因受人薪酬而理所當然地為工作付上最大的努力,有時甚至要用盡一切的方法來掩飾自己的弱點,表現在人前的,往往是強者姿態。不幸的是,大部份人都曾有暴露自我弱點的經驗,有時更會自責為甚麼自己的表現那麼「愚蠢」或「幼稚」。當我們感到自己愚蠢時,我們便更在意自己在上司眼裡的整體表現,若長久被評價為「低能」、「無能」,那升職、加薪一定距離自己更遠。這時,大部份人會選擇兩種方法:一是盡量隱惡揚善,遮掩自己的弱點及錯處;二是變成八面玲瓏的人,盡量討好上司,永遠不會向上司說「不」,韋特夫婦形容這些人讓「別人在他們的界限內任意往來……他們的唯一指望便是討好這些入侵者……隨著成長,他們可能變成精於這 ...

    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