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醫學科研報告指出病人在瀕死邊緣,他們的聽覺是最後失去的。對於昏迷不省的病人,他們的聽覺仍在發揮功效。 曾經在深切治療部工作多年的資深護士陸先生,他親自講述一件真人真事。當時他負責照顧一位昏迷不省的男病人,只要是他當值,他都被安排負責這位病人。雖然病人絲毫沒有反應,但是陸護士都堅持每做任何護理程序在病人身上,他都會呼喚病人的名字,講解要做的步驟。 一日復一日,如是這般的護理,周圍的同事認為這位病人能夠甦醒的可能性,極為低微。可是陸護士仍然堅持在病榻旁呼喚病人的名字,讓病人知道他要做的護理程序。當然,陸護士的執著,是出於對病人的一份尊重,也是護士對照顧病人的專業美德。 大約過了一個月,這位昏迷不省 ...
了解更多 -
患病的人進入到醫院,都會被編配一個床號,就著他/她所患的疾病進入不同的專科,跟著醫護人員按著病例來護理。 從前,醫護人員只記得病人的床號,會以床號稱呼病人。如果在教學醫院或顧問醫生來作臨床授課,他們會以病人的病例來認識病人。對病人而言,由始至終他們都極少感受到被視為一個人的對待。 隨著病人權益被認定,社會人士主動探討醫療護理的課題,病人的身份與角式都被重新定位,病人的尊嚴和私隱是被尊重的。所以,今天醫護人員都會稱呼病人為陳先生或李女士等等。如果醫護人員與病人關係良好,他們更會以名字稱呼病人,彷彿好像是朋友。人性化的護理不單是在於改變稱呼病人名稱,更重要是以病人為中心,體會他們在患病中的感受,給 ...
了解更多 -
醫護工作是廿四小時運作,團隊中每一個專職崗位如醫生、護士、輔助醫療人員以及一般性服務人員,以輪班的方式,藉以維持病人的服務。 怎樣才是良好的交更文化? 首先,交更的資料採集必須準確。醫護人員透過對病人的主觀和客觀的觀察記錄,適當地反影病人的主要毛病和病狀,清晰地紀錄在病人的入院檔案,讓各專職醫護人員可以繼續治理病人。 其次,良好的交更文化必須建基於有效的溝通。除了文字的交更,更重要的是口頭報告。醫護人員都有一套專業的溝通術語,可以既簡略又傳神地交代病人的狀況。同時,語言的交更也方便交接的醫護同事,可以澄清文字記錄不詳之處。 由於護理病人牽涉不同的專職醫護人員,作為「病人廿四小時生命守護者」的護 ...
了解更多 -
03 Sep 2015
憑著演繹《魔雪奇緣》中文版主題曲《隨它吧》而走紅的內地女歌手姚貝娜,因乳腺癌復發而不幸離世。她生前有意願捐贈眼角膜,病危時更委託父親簽署同意書。由於內地死後捐贈器官的風氣並不盛行,她的一雙眼角膜分別移植給兩名青年,事件經內地傳媒廣泛報道,引起熱烈討論,令更多人願意簽署捐器官的意願咭。 不單內地產生正面的影響,對香港也帶來積極鼓勵的作用。二零一五年的開始,已經有兩個家庭樂意支持盡捐因中風離世病人的器官。他們化悲痛為善舉,將因病離世家人的器官包括心、肝、兩個腎臟及一雙眼角膜與皮膚捐出,遺愛人間,為性命瀕危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,帶來絲絲盼望。 醫療團隊也隨時候命,準備為器官移植的病人進行手術。由摘取器 ...
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