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一位年輕人,生長於一般平凡的家庭中。父母為工作早出晚歸,下班後,父親會打掃地方,母親則買餸煮飯及飯後洗碗。父母都是安靜的人,很少講話。這位年輕人,還有一位姐姐,姐姐讀書很勤力,但還是趕不上進度,於中學畢業後,便出來當售貨員。姐姐上班時,主要是介紹貨品的好處和使用方法,故需不停講話。本身內向的她,在面對不斷需要講話的工作,每每回到家時,已是精疲力竭,家中絶少聽到她的聲音。年輕人見到家人各有各忙,也沒有打擾,自己回到書房拼搏讀書。 這個家雖然沒有「禁聲」的規則,但有「禁聲」的效果。當中的人會走來走去,也會「靜靜地」為這個家付出。有的為家人煮食,有的為住屋租金或家庭雜費開支努力賺錢,有的為將來能找一 ...
了解更多 -
04 Sep 2015
現今社會,衣食住行的使費不斷增加,人工的升幅卻追不上這些通脹,人們的購買能力下降。加上現代工時比上一代長,生活節奏又急速,人們的精神生活質素正受著前所未有的威脅。 在這時刻,若我問:「你除了為自己的物質生活著想外,有否想到向外關心別人呢?」你可能會回答說:「我平日忙於上班,下班後的休息時間已不夠,哪裡有時間和心力去關心別人呢?就算以捐款方式來關心人,但自己的生活開支那麼重,其實我也想別人資助我呢!」 是的,今時今日,在關心別人之前,我們需要先選擇過一個簡約的生活,才能夠騰出金錢、時間和體力去關心別人。 簡約家居設計 有些人在有錢時,便想到先投資在居住房屋上,譬如說:買個更大的、可望海的單位,擁 ...
了解更多 -
輔導是個助人的工作,引導人去接觸和認識自己、認識世界、認識生命,同時發現自己,也發現這個世界,繼而較能有意識地作出選擇與反應,減少被盲動情緒所限制。 有時我會自問:「我是否也努力去認識自己、認識世界、認識生命呢?」若單單助人去認識這些,而自己卻閒散於去了解,對這一切不聞不問,那豈不是自相矛盾嗎?若我一味關心別人,對外邊的人虛心有禮、客客氣氣、處處關心、每事體諒,卻對同事或家人容易生氣暴躁,常常覺得他們不明白自己,又甚或對自己缺乏照顧,常頭痛失眠的話,這究竟反映了什麼呢?是否親疏有別?愛心限送呢?抑或是想透過關注其他事情,來轉移視線,而不肯去接觸那真正需要處理的深層的事呢?  ...
了解更多 -
本篇會跟大家分享一個較實際的話題------錢。我想,若打算以輔導為職業的朋友,這方面不能不考慮呢! 輔導員的開支 輔導員也需要衣食住行,也需要生活,日常開支需要錢來支付。加上輔導這行業,需要不斷更生及深化知識與技巧,不斷上課進修及參與督導課,故在輔導員收入當中,需預留這一部份的使費。然而,越是參與一些大師級的課程或指導課,所繳交的學費越貴。簡單來說,輔導工作除了需要投入心思和精力外,還需要在進修上,作不斷的投資。 不能賴以糊口的工作 經驗中發現,有一些受助者使用他們經過努力賺來的錢,來繳付輔導費時,較會珍惜及投入於輔導過程當中;相比,若是以免費或非常低廉的價錢而獲得的輔導服務,有時則有反效果 ...
了解更多 -
04 Sep 2015
續上篇,本篇會繼續跟大家分享,輔導員在不同的生活維持方式下,所產生各種不同的工作模式。 副業模式 有些輔導員在參與輔導工作以前,本身已有一份正職,或於某行業工作了十多、二十年之久,成為該行業的專業,如:老師、社工、牙醫、護士、建築師、銀行高級職員、工務員等等。通常,他們在工作之餘,正式進修了一些輔導課程,並於完成實習後,利用正職以外的時間,來參與輔導工作。 由於他們的正職多屬於全職性質,故他們的收入也較為穩定;而輔導工作,則可視乎他們有多少工餘時間和精神體力,來決定他們可以參與輔導工作的多與少。 這種參與輔導工作的模式,好處是他們能夠做到自己喜歡且感意義的助人工作之餘,又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。但 ...
了解更多 -
04 Sep 2015
不知道你對本篇的標題有可感想呢?或許一般與輔導有關的文章,大都是分享輔導員在工作上一些對人、對事及對世界的反思,但其實,輔導員平日也需吃人間煙火。跟據我和我所接觸的輔導員經驗所知,輔導員的生活經濟來源可有以下幾種途徑: 全職當心理輔導員 現時社會上已有一些機構,開設心理輔導員的職位。可惜的是,由於見輔導在華人社會仍未成氣候,社會文化對輔導服務還有很多負面的看法,故職位數量的提供有限。 此外,見個案本身是一個極之勞心勞力的工作,當中需要許多時間來沈澱、安靜、反思及做記錄。但很多時,機構未能容許員工在工作時間內進行這些事情,且會要求員工兼顧很多輔導工作以外的行政工作。若再加上機構是以追求個案及輔導 ...
了解更多 -
要一位案主走進輔導室,談何容易!案主要向一位素未謀面的輔導員,講出自己的心事,很多時之前都會經過重重的關卡。 問到案主化名陳女士有什麼推動她來見輔導時,她謂是由於她身邊的朋友,常看到她臉發愁容、滿懷心事的,於是便建議她找人傾訴一下。經朋友多番誠意鼓勵下,陳女士終於踏出一大步,來到我的面前。 案主常常在來到輔導室前,已是經歷了很多風浪與風霜。面對接二連三事件的發生,他們會嘗試想方法或找人幫忙,且當中經歷著恐懼與擔憂。當問題持續未有改善時,他們便會經歷失望、迷失,甚至失眠、失去胃口、失去動力。這時他們需要身邊的一些人,能觀察及辨識到他們正處於困惑,然後給予慰問,好讓他們能有渠道講出心事。這些身邊的 ...
了解更多 -
社會由一個個家庭單位所組成。若家庭多有快樂,社會也多表現活力和諧;反之,家庭多有困擾,社會便會出現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。 在輔導室裏,若一個人生命轉好,一個家庭也會被帶動轉好;一個家庭生命被改造,社會也會被帶動活起來。這是我的信念,也是當我面對難處理的個案時,鼓勵著我的動力。 於跨代家庭層面去看時,上一輩經歷戰亂,流離失所,家人失散,有溫飽已經很好了,若能攻書教學,循循善誘家中幼小,更是少之又少。在這大環境下成長的人,歷經蒼桑。有些日後能將自己成長的掙扎血淚史,作為與後輩分享堅毅精神的真人真事實例;有些則感懷身世,傷痛滿懷,怨天怨人怨自己;有些則沈默寡言,不堪回首,化悲哀為動力,轉情 ...
了解更多 -
「聽到聲音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。只要我們打開耳朵,聲音便能自然進入耳道,到達耳膜,觸動聽小骨,再傳到耳蝸,經聽覺神經去到腦部作出辨識。 與之比較,「聆聽」則是一個需要人主動去參與的過程。聆聽時,人用心力去聽,需抱持著一個開放的態度,不加以評論,不先入為主地,單單透過自己的五官,去接收對方語言及非語言的訊息。開放的態度,是指「不認為自己一早已知道所有」的態度,虛心地、好奇地主動探索對方所發出的訊息,這是需要花心力、時間和耐性。加上若對方語言能力有限,出現詞不達意時,聽的一方便需要加陪的耐性。 現今急速的生活節奏,吃飯要快,走路要快,做功課要快,做事又要快,講話更要快。這樣, ...
了解更多 -
你會透過下列哪些項目,來關心自己的身體呢? 臉部:敷面膜;塗面霜;化妝;塗唇。 眼部:塗眼霜(影);畫眉;配戴防UV眼鏡或有色隱形眼鏡。 頭髮:選用具促進髮質柔順光澤亮麗、去頭皮屑和去髮油的洗髮、護髮產品;剪髮及造型。 皮膚:選用具滋潤補濕的沐浴露及潤膚品;使用防曬品。 飾物:頭飾,耳飾,頸飾,手飾。 進食:補品,健康素食,斷食,修身食譜(療),有機食品。 其他:選購各式各樣的衣服鞋襪;使用香水、止汗劑;美手甲及腳甲;使用美白牙膏;做水療。 你會關心自己的身體,這是非常好的!除以上替身體打扮及保養外,我們還需常常留意及覺察身體所發給我們的訊號。有些人要去到大疼痛出現,不得不理會身體的情況下,才 ...
了解更多